雛雞的早期死亡原因
答:正常情況下,育雛周的死亡率比此后任何一期的死亡率都要大一些,但不應超過1%,一般在0.5%左右。第二周的死亡率則要小一些,從第三周開始每周的死亡率應相當低,并保持相當恒定的水平,直到育成期結束。這是因為隨著雛雞日齡的增大,抵抗力增強,死亡率下降。
早期死亡的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:
一、種雞因素1、垂直傳播
支原體:常見。有敗血型和滑液囊型之分。
白痢:很少見。大型種雞場凈化很認真,由于溫度過低會造成腹瀉,類似白痢。
副傷寒:古銅肝(霉菌中毒也有)
腦脊髓炎:10日齡內出血癥狀為垂直傳播,10日齡后為水平傳播。
2、營養缺乏
維生素B族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E缺
二、管理因素
1、溫度:初生雛雞對溫度耐受的上限和下限非常接近,大約在33T~36T。造成雛雞熱死的情況有以下幾種:
(1)雞舍溫度低或有賊風導致雛雞扎堆,如果時間較長,可使被擠在中間而無法逃出的雛雞受熱死亡;
(2)雞舍溫度不均勻,局部溫度過高,而且雛雞被隔離材料隔在不同區域,無法找到適宜溫度區;
(3)供熱系統失控。要防止雛雞被熱死,24小時值班,確保溫度均勻、適宜。
2、濕度
(1)濕度過低,雛雞體內的水分會通過呼吸散失,從而影響雛雞體內剩余卵黃的吸收和正常采食,嚴重時雛雞會出現脫水現象。表現為腳趾干癟,羽毛干燥、蓬亂,生長發育緩慢。同時由于育雛舍內過分干燥,容易引起塵土飛揚,使雛雞患呼吸道疾病。
(2)高濕高溫氣候下,育雛舍相對濕度也可能過大,在高溫高虛條件下,雛雞體熱散失不出去,感覺悶熱不適,采食下降。同時,高濕環境有助于霉菌和球蟲的繁殖,使雛雞易發生霉菌中毒和球蟲病。
三、病弱雛
由于種蛋、孵化環境控制等因素的影響,剛出殼的雛雞有一少部分為病弱雛,如卵黃吸收不良、弱小、臍炎、癱瘓、瞎眼等,這些雛雞通常在1周內死亡。病弱雛雞生產意義不大,而且常常是疾病的傳播源,所以進雛時或進雛后,應當將病弱雛剔除,以保證育雛的順利進行。
四、疾病因素
1、細菌感染
沙門氏桿菌:白痢、傷寒水平傳播。
綠膿桿菌:注射引起的,3日齡出現大批發病,病雛精神不振;皮下水腫或有黃色膠凍樣物;腹部膨大(綠腹);腹瀉、裊竭、死亡;肝臟土黃色,心包積液、腹水。大腸桿菌:類型較多常見敗血型(三包型)。
2、病毒病
腦脊髓炎,病雞精神較差,閉目嗜睡,繼而出現運動失調,兩腿不能自主,走動時東倒西歪,逐漸不能站立,以跗關節著地,坐于地面,呈犬坐姿勢。隨著病情的發展,神經癥狀明顯,常出現頭頸震顫,后癱瘓。個別雛雞一側或兩側眼睛晶狀體混濁,視力消失。癱雞仍有食欲和飲欲,但由于不能站立,吃不到飼料,飲不到水而被其他雞踏死或餓死。
五、過度饑餓或脫水
1、長途運輸:超過48小時,脫水造成。
2、開食開水過遲:傳統觀念作怪,兩小時上水,6小時上料。
3、飲水乳頭和料槽過高
水槽和料槽位置太高或只能保證大部分雛雞采食和飲水,而體格小的雛雞則可能被餓死或渴死;由于不熟悉環境,加上墊料不平整,個別雛雞無法靠近料槽或飲水器。
4、燈光太暗
據研究證明雛雞天的視力只能看20~30厘米,光線太暗看不見,會影響飲食,造成脫水死亡。
六、單純性營養不良
1、過量采食。
2、飼料中營養過高,如蛋雞用肉雞料。
七、中毒
1、一氧化碳中毒
外觀:爪尖和嘴尖發紫。
剖檢:尸僵不全,血液不凝固,顏色呈“櫻桃紅”色。
2、藥物中毒
常見的是痢菌凈中毒,前期大群興奮亂跑;中后期雞表現為精神沉郁,羽毛松亂,體溫下降,采食和飲水減少,嚴重者食欲、飲欲廢絕,排黃白色或黃綠色稀便。頭部皮膚呈暗紫色,喙、爪發紺(藍)。部分雞出現癱瘓,兩翅下垂,逐漸發展成頭頸部后仰,彎曲,角弓反張,嚴重者抽搐倒地死亡,死亡率5%~50%不等。
剖檢可見全身脫水,肌肉呈暗紫色,腺胃腫脹、糜爛、出血,有陳舊性壞死,腺胃肌胃交界處有陳舊性潰瘍面,呈褐黑色。腸道黏膜彌漫性出血、充血,腸腔空虛,泄殖腔嚴重充血。肝臟腫大,呈暗紅色,質脆易碎。腎臟出血,心臟松弛,心內膜及心肌有散在性出血點。其他臟器無明顯眼觀變化。
今日雞蛋價格
* 掃描二維碼,關注查蛋價 *
為你推薦